棉花糖小说

棉花糖小说>俄顷风云墨色 > 第21章 日俄战争与1905年革命第3章 革命的余波(第1页)

第21章 日俄战争与1905年革命第3章 革命的余波(第1页)

卷六

红色飓风:从末代沙皇到苏维埃(1856

-

1991)

第二十一章

血色黎明:日俄战争与1905年革命(1894

-

1905)

第三节

革命的余波:斯托雷平改革与暗流涌动

一、“赌徒总理”的疯狂豪赌

1906年深秋,圣彼得堡冬宫的长廊中,新任总理斯托雷平迈着大步,神色匆匆地走向沙皇的书房。他身着黑色大衣,大衣口袋里揣着一份《土地改革法案》,袖口还残留着三天前农民暴动时溅上的泥浆,那仿佛是他亲自带兵镇压坦波夫省暴动所赢得的“特殊勋章”。

“陛下,这是挽救俄国命运的良方。”斯托雷平将法案郑重地铺在尼古拉二世的猎熊标本前,言辞急切,“解散村社,推行土地私有,让那些最为强悍的农民摇身一变成为地主,而把剩下的穷苦农民驱赶到西伯利亚去拓荒!”沙皇的目光落在法案上“强制征收”这四个字上,手指下意识地摩挲着猎枪的扳机,眉头紧锁,问道:“要是他们奋起反抗呢?”

“那就用绞架和铁路来回应他们。”斯托雷平嘴角上扬,露出如西伯利亚狼般凶狠的笑容。

这场改革堪称“俄国版商鞅变法”。曾经被村社长老们世代掌控的土地被分割得七零八落。约380万“拳头农民”(富农)借助土地银行获得了贷款,而600万被视为“懒汉”的农民则被赶上了前往西伯利亚的“斯托雷平专列”。列车的车厢里,挤满了咳嗽不止的妇孺,车窗上贴着东正教的圣像,然而车尾却挂着令人胆寒的绞刑架。仅在1906

-

1911年间,就有3000名反抗者被吊死在铁轨旁,那一幕幕血腥的场景仿佛是改革狰狞的注脚。

更为讽刺的是改革所带来的“成果”:西伯利亚拓荒区每俄亩的粮食产量仅仅是欧洲部分的三分之一。那些获得私有土地的富农们,忙着购置德国的收割机,却将粮食以高价卖给正遭受饥荒的贫农。莫斯科大学的教授经过统计后发现,改革之后俄国的粮食出口量虽然翻倍了,但农民暴动的次数却反而增加了47%,这无疑是对改革成效的莫大讽刺。

二、日内瓦咖啡馆的“茶杯风云”

当斯托雷平在俄国挥舞着改革的大棒时,在伦敦郊外一座破旧的别墅里,37岁的列宁正对着昏暗的煤油灯,专注地修改着《无产阶级专政》小册子。窗外,细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屋内烟雾弥漫,十几个俄国流亡者围坐在一起,激烈地争吵着,桌上的茶渍仿佛描绘出了“社会民主工党”分裂的轨迹。

“你们孟什维克就是胆小如鼠的软脚虾!”列宁突然一拍桌子,这突如其来的举动震翻了马尔托夫的茶杯,他情绪激动地说道,“和自由派合作?这无异于请狐狸来看守鸡窝!”这位秃顶的矮个子革命家挥舞着手中的数据,义正词严地说:“1905年莫斯科起义时,工人苏维埃根本就不听杜马那帮律师的瞎指挥!”

孟什维克领袖马尔托夫扶了扶眼镜,冷静地反击道:“你所谓的‘无产阶级专政’,不过是波拿巴式的独裁罢了!”他掏出一份刚收到的俄国来信,语气坚定地说:“连彼得堡的工人都在说,列宁要把党变成军事修道院……”

其实,分裂的种子早在1903年第二次党代会上就已埋下。当时在投票选举中央委员会时,列宁派以28票对23票险胜,从此便自称“布尔什维克”(多数派),并给对方扣上“孟什维克”(少数派)的帽子。然而到了1906年,随着斯托雷平镇压的加剧,两派之间的矛盾彻底激化:

-

布尔什维克主张由“职业革命家”组成秘密先锋队;

-

孟什维克坚持扩大党员数量,与自由派联合起来反对沙皇;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成为顶流后,大佬坐不住了  对她而言,神明之爱是万丈深渊  撩爆!重生七零,改嫁竹马夜夜哄  天命宝典  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  退婚后,我带糊咖回村种田爆火了  睡眠剥夺者  纬度间隙:不许开除我的人籍  帝俊:开局巫妖决战!  娱乐:他是有一点多财多亿啦  神豪:我是舔狗为谁疯狂?  长生火影,每天增加一卡查克拉  虫化人生  失算  斩神:吾乃华夏始祖蚩尤  四合院:我的一亩三分地  末日曙光:异界征途  玄幻:开局兰若寺,神御聂小倩  重生之踏仙路  换亲后,表小姐还是皇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

好书推荐:揉碎温柔为夫体弱多病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我有了首都户口暗恋指南星际双修指南我只是一朵云瑜伽老师花样多妈宝女她躺平爆红了你不能这么对我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背叛宗门,你们后悔什么?重生之护花痞少许你三世民国重生回到古代当夫子太子殿下躺平日常我的外甥是雍正公主 驸马 重生重生宠妻时光盗不走的爱人古穿今之甜妻混世小术士高手她带着全家翻身借一缕阳光路过爸爸偷了我的女朋友的东西后妈卷走40万失踪后续